1980年5月18日的骇人喷发
一提起华州境内的活火山,大家的第一反应往往是有着国家公园美名的Mt Rainier. 其实从Rainier再往南开两小时,便能到达另一久负“威名”活火山——Mt St Helens. 这份“威名”源于Helens在1980年的大爆发——
Helens本是一座与Rainier一样的积雪火山,但1980年5月18日那场大爆发导致山体北坡崩塌,爆发后的山头比原先整整矮了400多米。火山喷发时,相当于几十吨TNT的炽热喷发柱冲起24000多米高,瞬间把附近所有的冰川和积雪融化成一大锅高达350摄氏度的开水。融化的雪水裹挟着成吨的山石碎屑冲进山下的Sprit Lake,把湖水冲上了附近200多米高的山坡。接着,汹涌溢出的湖水和接连不断的雪水又势不可挡地掠过北坡之下的各处丘陵和平原:洪水逐渐演变成高温的泥石流,曾经的森林也瞬间被摧毁成一批批倒在洪流里的浮木。火山碎屑流所到之处寸草不生,火山灰也在数小时内从华州西南角的Mt St Helens飞到了华州东北角直接距离612公里外的Spokane市,让正午时分本应艳阳高照的Spokane不见天日。这次爆发是美国截止2013年以来危害最大的火山爆发,57人丧命于此,国会更是拨款9.5亿用于救灾。
其实早在爆发前的两个月,研究人员就发现了火山的小规模喷发,并提出火山及地震预警。一开始民众还算服从安排,有条不紊地暂时撤离山区。可眼看着几周过去,火山并没有大规模喷发,于是不少心疼着房产税的居民开始急着要回家。美国政府也无可奈何,只好让回家心切的居民签下免责条款后予以放行。在接下来的两个月里,随着火山大爆发的迹象越来越明显,政府再次尝试撤离所有当地居民,仅留下少量研究人员。但因为几周来的警告频繁,有些居民觉得这只是“狼来了”,迟迟不肯离去。更有一些厌恶政府管教的居民发誓说要与雪山共存亡。最有名的“钉子户”是当地的旅店老板Harry Truman,这位老头子倔强地不肯离开与他相伴一辈子的这湖这山,于是最终和他养的十六只猫一同葬身这次火山爆发。长达两个月的山火预警其实也引来了更多游客和火山爱好者,甚至有人设法躲开警察的防守,就为一窥火山爆发那一刻的壮观。
我们此行由于游客中心暂属关闭状态,未有机会观看官方的纪录片,只好回家自己搜集了一些影像资料来补课。印象深刻的是一集A&E电视台制作的访谈纪实类节目Minute by Minute,这集节目采访了亲历爆发现场的幸存者,通过十多位幸存者的口述和影像资料还原了火山爆发每个人惊心动魄的一段回忆。其中有为拍日出却意外拍下火山喷发的摄影爱好者、兢兢业业的地质学家、从加州乘坐直升机视察却恰好目睹了火山爆发的官员、几队幸运地逃出山火的伐木工人、孜孜不倦搜救幸存者的飞行员、嘲笑守卫警察的狂热火山爱好者、带着四岁和一岁的孩子爬出大爆发的登山露营父母,以及一对扒着浮木被沸水冲下山谷,经历死里逃生却最终没在一起的情侣。
节目油管链接: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ArB5Jz2wos
这场惊心动魄的火山喷发也不过是40年前的事情,那如今Mt Helens雪山会是什么样呢?我们趁着国庆节小长假,满怀着好奇心前往华州南部一探究竟。
行程安排
Day1: 早晨从Seattle出发,白天逛Portland,夜宿山外小镇Kelso
Day2: 从Kelso驱车前往火山口的Johnston Ridge Observatory,白天day hike,傍晚启程返回Seattle
*近年来去了无数次波特兰,打算单独整理一篇波特兰游记在之后发出来。
进山
前一天在波特兰还是30度的艳阳天,一进山却雨雾朦胧,14度的气温仿佛回到深秋,在水雾中探路的能见度只有不到10米。好巧不巧还遇上一只莽撞冲出公路的小鹿,我们猛一个急刹车,小鹿从车头擦了过去,踉跄地翻过路边围栏,蹿进树林里。好险,我们停在路中间十分后怕,多亏前后无车,不然我们这样急刹车,不是鹿死就是我亡。高速上如果碰到动物,最忌就是猛打方向盘,容易撞上对面的车或者脱离公路,哪一个都是生命危险。
穿云破雾,翻山越岭,突然在最后十分钟的路程中,拨云见日,豁然开朗。往山下望去,刚才穿过的竟是晨间山谷蒸腾出的云雾。午时再往山谷这边望,云雾已完全升腾至高空,变成朵朵浮云。
Johnston Ridge Observatory
交通:有公路直通,从附近的Kelso小镇过来的车程约1.5小时,距离西雅图约3小时车程,距离波特兰约2小时车程
停车:露天停车场车位充足
费用:可用国家公园通票或森林公园门票,也可以临时去Johnston Ridge Observatory买8块钱一人的门票
配套设施:停车场上有简易厕所和餐车(虽然很贵,一个热狗7块钱)
火山口较远处有一间Mt St Helens Visitor Center(暂不开放), 而距火山口最近的则是另一座大型展馆——Johnston Ridge Observatory. 该展馆修建于火山喷发后的1982年,不仅有丰富的图文资料,还有一间小影院为游客展示纪录片。据说放映结束后,幕布会缓缓升起,而幕布背后的落地窗刚好正对着Henlens的火山口,十分壮观。可惜该展馆也暂时处于关闭中,仅纪念品店开放。建议出行前查询官网来确认开放状态、开发时间等信息:
展馆外有观景步道和观景台,从这里观赏火山口十分方便,但一定要赶上大晴天——此地距离火山口只有8km(5miles),火山近在眼前,而一旦遇上低矮云层便什么也看不着了。柴在前年的初夏来Helens就遇上了多云的天气,火山口闪现了一会儿便立马消失在云海中。建议出发前查看官方的天气预报和监控摄像了解实时能见度。
Hummocks Trail
Alltrails链接:https://www.alltrails.com/trail/us/washington/hummocks-trail
距离:2.4miles
爬升:246ft
类型:loop trail
柴于前年和小伙伴们走了Hummocks Trail,这是一段长度2.4 miles, 爬升246 ft 的一个Loop. 全程都很简单,基本是在火山脚下的裂谷和树丛中走,走到中间能观看开阔的平原和火山,其他时候都在土坡或杂树丛中上上下下。当年正好碰到多云天气,低矮的火山马上就被云层挡住了。那时候是五月,尚有积雪未化,如果是晴天应该会景色更美。
Eruption Trail
展馆紧邻着一条0.5mile的短小且对残疾人友好的步道——Eruption Trail(喷发步道). 该步道修在一个低矮小土坡上,围着它走一圈便能从更高的视角观赏火山口,沿途还有不少图文并茂的信息板介绍火山的前世今生。如果腿脚不便或行程匆忙,在这里花上20分钟便能把Helens的壮观领略得差不多了。
Harry’s Ridge
我们此行的主要目标是走完往返8 miles的Harry’s Ridge Trail. 步道的终点是一个叫Harry’s Ridge的山头,在山顶不仅可近观Mt St Helens, 还能远眺Mt Adams和Mt Hood, 以及俯瞰山下被浮木覆盖了大半的千米深蔚蓝大湖Spirit Lake.
距离:8 miles
类型:out and back
爬升:约1200ft(WTA说这段路的爬升仅900多ft, 但AllTrails又说有1500多ft, 那就折中算1200ft好了)
难度:适中
必需品:防滑登山鞋、大量饮用水、防晒霜、遮阳帽
官方提供的路况信息:https://www.fs.usda.gov/recarea/giffordpinchot/recreation/hiking/recarea/?recid=79243&actid=50
All Trails和WTA提供的更详细、更及时的trail report:https://www.alltrails.com/trail/us/washington/harrys-ridge
步道本身并不难,从观景台的Eruption Trail出发,沿着Boudary Trail往里走,前半程虽有上上下下,但走的大都是宽阔平坦的土坡路。走到后半程开始看到Harry’s Ridge的路标时才到达Harry’s Ridge的山脚下,从这开始才是连续不断的爬升。爬山的难度并不大,路上虽有碎石散沙,但穿上防滑的登山鞋就足够稳妥。全程最大且唯一的难点在于——40年前的火山喷发摧毁了周边所有的林木,导致这段路全程几乎无树荫。而要看清楚火山必须在晴天,而晴天又必然会暴晒。为了防止失水过多,又不得不背着超量的饮用水上路。冒着烈日负重前行,即便是再平坦的步道,也变得不那么简单。
如要走完全程,请一定要带上足够多的饮用水、防晒霜,如有户外运动的遮阳帽那就更好了。如果要避开午后的烈日高温,建议尽早出发(比如清晨)。下山路面朝西,如果在下午下山,则会正对着太阳暴晒。如果大清早就出发,便能赶在中午下山,错开最猛烈的阳光。
我们本打算尽早出发避开烈日,因此特地选择在附近的Kelso小镇夜宿,计划次日早晨赶往山里.结果计划赶不上变化,当天到达山中开始hiking已是10:30am. 下山的后半程虽然都是平路,但猫和柴已被烈日晒得精疲力尽。我俩带了5.5L水也不敢多喝,因为只有遥远的停车场才有厕所。上山时遇上不少返程的登山者,想必是日出就开始登山,这样下山时还十分清凉。
一路上我们都是沿着正对Helens的山脊行走,巨大的火山时不时地就山现在我们的右侧,天晴万里,真是一览无余,一次看了个够。火山底部,河谷裂得惊心动魄,尖锐地形状渗出了石灰色,一路向我们脚下延申,还可以见到当时地动山摇的痕迹。几十年过去,大地上长出了浅浅的一层植被,然而坚硬的裂谷上却寸草不生,昭示着它曾经的力量,河谷甚至更比坍塌的Mt Helens吸睛。
走着一路来回若是只看山,未免有些审美疲劳。但是七月初,野花慢慢生长起来了,给这片土地带来了一丝生机。令人意外的是,这里各色的野花都有,好像是刚刚开始野花季节,正是才长起来、没有蚊虫且欣欣向荣的时节。这边山坡上,阳光下野花的野性而又散乱地生长着,衬托着远处磅礴的山谷和巨大的火山,可以让人忘却一时当年喷发的惨烈。
沿着Boundary Trail走了不多时,我们就到了一个分岔口,一条路通往Devil’s Point,另一条路写着还是Boundary Trail。Devil’s Point名为恶魔终点,听上去很厉害的样子,而且明显是向着Helens的方向蜿蜒的,所以我们没有多思考就走了过去。
这里风开始变大,路上的野花密度高了起来,各种颜色一簇一簇地挤在路两边,非常好看。此时回望来路,能看见朝北向着火山的坡有大片大片坚硬的火山岩浆留下的痕迹,和我们之前去过的North Cascades的地貌很相似。而North Cascades的火山是几百万年前喷发的了,可以想见,如果没有下一次喷发,这些岩石几百万年后将仍然存在。
再迎着风向里走一会儿,此时往东看,华州的Mt Adams雪山在浮云下若隐若现。此时我们也能看见被火山冲得变了样子的Spirit Lake了,虽然只瞥见大湖的一角,但湖水的深蓝色清晰可见,不愧是有千米深。
在Devil’s point之前会路过一个小平台,可以一边观赏spirit lake和helens一边稍作休息,此处风大好乘凉
Devil’s Point的尽头是整条Trail上离火山最近的地方,向南可以近距离地观看火山和火山底部纵横的沟壑,向东可以看见Mt Adams、Spirit Lake和花海。
原路返回后,我们在岔路口纠结要不要去另一条上山的路,这才意识到Devil’s Point只是中途的一个观景点,而不是终点。真正的终点还需要爬升几百米,继续穿过眼前层层的山峦……因为一路上走走拍拍照,竟也有点累,所以我们就在岔路口的大石头上坐下了。正所谓“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古人诚不我欺,我们坐在大石头上之后就没有力气再爬起来,难吃的能量棒吃了一个又一个,直想打道回府,难得懒筋发作的猫甚至已经开始偷偷查起了回家的路。
可能还是觉得会错过什么,柴终于抓住一对刚下山的爷爷奶奶问路。鉴于美国基本上属于地球上的一个大型的夸夸群,美国友人经常口吐莲花,见到任何事情都是赞美赞美赞美,柴考虑着如果老爷爷说不出山上景色有啥特别的就不去了。老爷爷首先跟我们确认了这条上山的路才是我们计划中的正途,终点还在那边的山顶。然后说如果我们还有力气的话一定要上去,上面不仅可以平视巨大的Mt Helens,还能清晰地见到Mt Adams和Mt Hood这两座雪山连成一片,景色绝美。此时老奶奶也附和了起来,说你们累的话不用走到头,走到半山腰就能看见了,很美很壮观。
本来我们已经在Devil’s Point看到了Mt Adams,没有觉得登到那边山顶有什么区别,但是上面还能看到Mt Hood的话,那确实可以一上。再看看两个老人,甚至没有带登山杖就顺利上下山了。再看看我们,大过节的,来都来了,最近油费还那么贵,于是我们决定还是上去看看。
看到我们整装待发,老两口居然也兴奋起来,跟我们比出两个胳膊,送我们上山,意思是“加油”——美式的夸夸风格还真是让人力量满满。于是我们背着沉重的行李,一路向远处的山顶进发。
这一路没有太多的野花,到处都是长得杂乱无章的矮小树丛和杂草,一开始的路无风且晒,闷热异常,而出了树林后风又狂野起来,再加上我们疲倦的双腿和有些泄了的士气,这一路爬升也不太简单。
终于走到Harris山头的半山腰,向东一望,湛蓝的湖水引入眼帘。水面上漂浮着大片大片的浮木,想必是当年被摧毁的树木们,浮木紧紧漂浮在一起,乍一看还有些像未化的雪。而在Spirit Lake之上,Mt Adams稳稳地漂浮在半空中,俯瞰着这片景色。这样开阔大气的景色展现在眼前确实让人震撼到有些失语,老爷爷诚不我欺。并且下决心要多锻炼身体,这样老了也能轻松上山看看大好江河。
再往上走一些,被Harrys山包遮住的Mt Helens就完全显现了,往它的左边找一找,能看见戴着尖帽子的Mt Hood。而此时东边的景色更美了,巨大的Spirit Lake嵌在熔岩肆虐过的山间,Helens像一个庞然怪物仿佛要准备下一次的喷发,而Adams则像是优雅的化身,观想着这里的恢复。
Harris Ridge的顶部有一个地质装置,用来近距离监测Mt Helens的活跃度,以预警下一次的喷发。
本以为是不毛之地,碰不到小动物,没想到傍晚回程时刚好是动物们的饭点,在路口遇见了吃花的花栗鼠和正在换毛季的大山羊!
本来花栗鼠很怕生,都只能匆匆瞥到一眼,没想到这只花栗鼠倒不是很怕我们,可能年纪还小,不知道人类为何物?它从坡上贪心地这里咬一口,那里咬一口,然后一路欢快地蹦下来靠近了猫的脚边。猫拿出手机录了好一会儿视频,它才觉得吃饱了这里的美食跳回去,在石头后面消失了。
紧接着我们一路往回赶,正是前后都无人的时候,远处的山坡上出现了山羊的身影。它看样子也在山坡上吃花吃草。去年看了Olympic National Park关于山羊渴求盐分偶尔攻击汗津津游人的报道,我们也有些担心它在Mt Helens没有吃到足够的盐分,会对浑身是汗的我俩感兴趣。而此时Trail前后又没有其他人可以在山羊想跟我们亲密接触的时候帮助我们,所以在路上停了下来。大山羊也远远地看见了我们,但是它缓慢地呆住了一会儿,又继续吃花草了。我们慢慢地往前边挪去,然后在它的山坡下坐了一会儿。这里近一些,能看见山羊正在褪毛,以为进入炎热的夏季做准备。它脱了一半的毛还挂在身上,在风中摇摇欲坠,竟然有点好笑。此时另一个浑身是汗的大哥赤裸着走了过去,山羊对他身体上的阳刚盐分一点都不感兴趣,还在专心地吃坡上的植物。我们这才放下心来,在山坡下照了两张照,继续走过了它前面。本来还想走到前头安全些的地方回头看看,然而转过一个弯之后,山羊的山坡就看不见了,只好就此作罢。
明信片的故事
别人来波特兰都是去各大商场买买买,毕竟免税相当于打九折,然而我们此行却选择去了Goodwill Outlet “捡垃圾”。Goodwill专门收集别人不要的家具、衣物等,清理、标价、再售出,本来就已经是偶尔能淘到便宜二手好物的地方,再加一个Outlet,真是必然要一开眼界了(个中细节请期待我们接下来俄勒冈的连载)!
熙熙攘攘地Goodwill Outlet里,充斥着各家Goodwill分店卖不出去的二手货物,有些东西的品相简直近似于垃圾,偶尔来的比较好的东西都是别人现场捐赠的,而每当此时就会有一堆专业Outlet淘家蜂拥过去。我们逛了一圈意兴阑珊,正准备打道回府,结果在一堆乱七八糟的散乱纸制品里找到了一套Mt Helens的明信片。
因为在来这里之前,我们做了一些阅读和功课,所以直到Helens四十年前喷发的大事件。而这套明信片从一个东边清晰地记录了整个过程。每张明信片的背面还标注了一些文字,是这位叫Gary的摄影师以他当天的视角所记录的以秒为单位的时间线,和当时他在做的事情。摄影师还在开头提到的A&E电视台的火山喷发纪念节目中讲述了一遍当天的事情。
明信片背后的标注在此翻译如下:
1980年5月18日的早上
- 5.30:我把相机架在三脚架上,照到了一场山上的美丽日出。然后我就把相机对着山留在了那里;8.27:早上8.30前不久,我哥们Willy通过他的望远镜盯着山,然后说山看起来很模糊,所以我又照了一张。
- 8.32.33.9,几分钟以后,我正巧背对着山站着,这时Willy大叫:“山开始(喷发)了!” 我猛冲向相机,但是中途一不小心撞了它一下。我很幸运——相机的取景非常完美。
- 8.32.44.0,雪崩的景象十分具有压倒性,我开始有点晕,得看向别的地方才能让自己保持平衡。站稳之后,我又继续看这场喷发。
- 8.32.48.5,当我再看向山的时候我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
- 8.32.59.0,我浑身的精力都聚焦在相机的取景框里——这场面就像静默电影一样在我面前展开。我一直都没有听见任何爆炸声。最后我做到了在30秒内拍了22张照片。
- 我抓着我的相机往车里冲去。在我们加速行驶在99号公路上的时候,火山爆发产生的强漩涡云一直可怕地逼近着我们。在我们跟这场爆发赛跑冲向Randlea小镇的时候,弹珠大小的泥块一个个拍扁在我们的车窗上。几分钟后整个车窗都黑了。我们摸索着冲出了呛人的烟灰浓雾,带着这一张张凝固的时间,到了安全的地方。
缘分让我们捡到了这张明信片。9毛钱一张我们带着它爬上了Mt Helens. 旅途的最后,我们拿着这套喷发的瞬间和今天的火山照了张相。看着如今平静的Mt Helens,再看看当时生死一瞬的大爆发,不禁让人产生许多感慨。
看多了深沉的喷发大事件,最后来看看怎么爱抚火山——
两名火山学家令人唏嘘的人生
Mt Helens喷发的时候,第一个报道这次火山爆发的人是美国地质调查局的火山学家David Johnston,他在距离火山爆发10公里的观察点执勤,并用无线电发出了报告:“Vancouver! Vancouver! This is it!(Vancouver是Helens附近的一个镇)” 随即整个观察点就被火山熔岩吞没,事后同事们几番搜索都未能找到他的遗体,他死时仅30岁
而当天应该在观察点执勤的本应是Harry Glicken,一个刚从斯坦福大学毕业进入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巴巴拉分校的研究生。但当天Harry因为要应对研究生课题的面谈而让他在地质局的同事David替班,没想到就在这一天早上8点32分,火山喷发了,David瞬间在超音速的火山碎屑留下丧生。
Harry对于同事的死无比自责,并且加倍投入到工作中,通过精准还原Mt Helens的一块巨大残骸而在火山坍塌领域做出了里程碑式的研究。火山喷发后10年,Harry作为首都大学东京研究教授和翻译,继续在日本做云仙岳火山的研究。云仙岳火山在91年开始活跃。1991年6月3日,Harry与一对来自法国的火山学家夫妇一同登上云仙岳观测,并进入火山底部的危险区域。他们3人认为即使火山喷发,岩浆也会因地形而绕开他们。当天,火山喷发,岩浆以97公里的时速冲下山,虽然被地形分成两部分,但其中一部分仍然迅速淹没了3人。Harry死时仅33岁。
截至2015年11月,Harry Glicken和David Johnnston是美国仅有的两名因火山喷发遇难的火山学家。Harry和David一辈子研究火山,却终因火山爆发而离世,不知道这算是巧合,还是执着带来的某种缘分。匆匆四十年,Helens山脚下已是野花遍地,不少小山包上也已绿意盎然,完全无法想象如今一片岁月静好的平原竟是四十年前被火山喷发冲刷过的不毛之地。
再过四十年,这里又会是什么样子呢?离西雅图更近的Mt Rainier作为Cascade山脉上最高、最危险的活火山,什么时候会喷发呢?匆匆四十年就让火海变花海,再过好几个四十年,或许沧海变桑田。我们再过几十年也就化成宇宙尘埃罢了,只有大自然还永远掌控着万物更迭的节奏。
注释:
维基百科词条:David Alexander Johnston
本小站注重读者体验,坚持无广告,百分百用爱发电。
如果您愿意支持我们,可通过我们的推广链接访问Amazon,或访问我们的好物推荐数据库。
*通过以上链接下单不影响商品价格,但能帮我们挣得几毛钱小佣金。佣金收入将用于支付网站运营费用,帮我们的小站走得更远。
愿意慷慨解囊的朋友,也可通过Venmo和微信渠道直接打赏,谢谢您的支持~
Leave a Reply